目前分類:我們的教會 (9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感謝主五甲新會堂終於於109年2月2日獻堂了那天來自各地的弟兄姊妹擠滿了新會堂一片喜氣洋洋感謝主賜給我們如此美麗的會堂我們要在這兒高舉神的名也要在這兒宣揚主的福音

84782470_3739873046024703_2731943871381504000_n.jpg

84340740_3739873182691356_1244638345074573312_n.jpg

84352781_3739873156024692_3250381754409680896_n.jpg

84358949_3739873072691367_1280148065231044608_n.jpg

84917961_3739883709356970_473124650910482432_n.jpg

85056438_3739873339358007_3209245584145776640_n.jpg

85153854_3739857492692925_6158942841440567296_n.jpg

野薑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野薑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野薑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野薑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區已經好多年沒辦園遊會了,昨天星期日在岡山河堤公園舉辦,陽光普照,相較於前天冷颼颼的天氣,明顯看到神的帶領,藉著園遊會來自各地的弟兄姐妹吃喝聯誼,也藉著詩歌樂器歌頌神,在美好的天氣、美好的場地,享受各樣美食、遊戲、購買自製手工藝品、真是美好的一天,願神紀念工作人員的辛苦。

 

 

78773719_3545987378746605_3618633345585381376_n.jpg

78545738_3545987452079931_2445693024181682176_n.jpg

78926363_3549250888420254_1310099655324860416_n.jpg

79389329_3549250921753584_7281249127671791616_n.jpg

78820613_3546025932076083_8110221220739284992_n.jpg

79187215_3546025968742746_1162471274195189760_n.jpg

79800214_3545202932158383_4940123730920603648_n.jpg

 

野薑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野薑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謝主,南區延伸神學~使徒行傳6/9 6/16 6/23於十全教會圓滿結束,林章偉傳道以宏觀對比的方式,對使徒行傳做深入淺出的解說,讓我們獲益良多。最後一節「唯一得救真教會」,林傳道完全依照聖經來銓釋,也讓我們更確認教會的獨一性。願神紀念傳道的辛苦及十全教會的接待。

 

62596646_3033228870022461_6436670910157029376_n.jpg

 

64475510_3033722693306412_7875283408681697280_n.jpg

64991351_3053285131350168_6990286512369696768_n.jpg

65084464_3053285031350178_7213032312433278976_n.jpg

65303976_3053501884661826_850431059643334656_n.jpg

野薑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謝主,延伸神學12/2、12/16、12/30於十全教會舉開完畢,由林永基長老講以賽亞書,經由長老的講解,讓我們對深奧的以賽亞書有了更清楚的了解,也感謝十全教會熱心的接待。

49329765_2648928861785799_1491173556673839104_n.jpg

49054410_2648928995119119_974075724916850688_n.jpg

49896283_2648924105119608_2154255840763183104_n.jpg

49621897_2648339375178081_143229132027723776_n.jpg

49597691_2668556856489666_3433342374762250240_n.jpg

 

野薑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高屏大專聯契校園福音茶會的主題是:「當答案不夠時」,人生有很多的不如意,無法理解,無法勝過,「當答案不夠時 仍有耶穌 祂不只是單單回答你禱告 祂能使妳心平安 成為避難所 當答案不夠時 祂同在」

 


野薑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謝主,暌違18年的南區運動會終於在12月10日於中正體育場舉開,一共有23間教會、約2600人參加,當天天氣非常好,陽光燦爛一掃這些時候的陰霾,可以明顯感受到神的帶領,程序是悟性禱告、唱詩、運動員進場、軟身操、各樣跑步賽、趣味競賽、拔河,年齡層老中青少幼都有,當然教會運動會的目的是聯誼重於競賽,來自南區各地的信徒度過一個歡樂的日子,這次是由南區中堅團契及社青團契聯合策劃作業,真的是大大辛苦了,主必紀念。

24900130_1995258390486186_8517238257591511358_n  

24852111_1994960360515989_4125028841526696537_n24862422_1994957077182984_5362819337626751027_n24900099_1995648233780535_7413687435502811345_n24993086_1995648290447196_4232679960885057638_n24993087_1999063960105629_1986869728643073729_n

24991463_1995258387152853_4783905986063611437_n  24993416_1999063983438960_3152287768434436352_n  

  

  

野薑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教會傳教百年感懷(下) ◎撰文/蕭榮光 ◎期數:482期 ◎2017.11號
五.未來教會的福音策略

1.個人方面

(1)改變我們自己成為有耶穌形象的人。平日我們常殫精竭慮地想盡一切方法去傳福音,但我們看主耶穌吸引一個人來親近進而相信祂,卻是很順遂,不費吹灰之力。且看安德烈(約一39-41)和稅吏長撒該的例子(路十九5-8),可以見得唯有生命能改變生命。安德烈好奇主為何能顯出那些常人做不來的大神蹟,暗忖:「這個人會是住在何等住處?」他想瞧瞧,耶穌到底住哪兒?所以當耶穌問他(們)說:「你們要什麼?」他們(另一個很可能就是《約翰福音》的作者約翰本人)就說:「拉比,在哪裡住?耶穌直截了當的說:「你們來看」。於是他們就去看主的住處,並與祂同住了一天。依主的自述:「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路九58)。

當安德烈看了主的住處,竟然會悟出:「這個人必是彌賽亞無疑!」所以他急忙去見哥哥,並引薦哥哥(彼得)來謁見耶穌。

稅吏長撒該閱人無數,肯定對耶穌早有風聞。當耶穌進耶利哥城時,早已萬人空巷、人頭鑽動,眾人爭先恐後都要一睹耶穌的風采,撒該自不例外,可是輪不到他,因他個子太小,他心生一計,「爬上桑樹,要看耶穌」(路十九4),因為「他要看看耶穌是怎樣的人」(路十九3),可是萬萬也沒想到,當耶穌走到該桑樹下時,即刻「抬頭一看,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路十九5)。

設身處地,倘若你是撒該的話,當時內心的震撼會如何地巨大!

難怪撒該立刻做出生命中最明智的抉擇:「我要信耶穌」,所以他急忙從樹上下來「歡歡喜喜的接待耶穌……。並對主說,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路十九6-8),他從內心接納了耶穌,並馬上展現了信徒的公義(還四倍)與愛心(一半賙濟窮人)。主耶穌也明確地接納他為門徒:「今天救恩到了這家」(路十九9)。

主耶穌謙卑、柔和,能俯就卑微的人,親近、接納罪人,堪稱眾信徒的典範。

(2)向什麼樣的人,就作什麼樣的人。以前臺北教會有個劉太太作見證,提到她全家來信主,主要是受到一位女執事愛心的感動。他們家是從福州移居到臺灣,原是屬某教會的信徒,長輩交代到臺灣一定要親近教會,奈何羅東地區沒有他們所屬的教會。這位女執事為了帶領劉太太,讓她有時間來教會聽道理,立刻到她家幫忙做家事、洗衣服、帶孩子(她家有5、6個小孩)。劉太太被執事的愛心感動,終於踏進教會,之後感受到主愛、真理的呼召,聖靈的催逼,終於全家信主。

2.各地教會

(1)更重視禱告。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四6)。

至少在靈恩佈道會前一個月將穩定慕道的朋友列入代禱名單,不停地為這些人禱告,求主堅定他們的信心,並求聖靈感動、開啟他們的心竅,並在聖會前加強禱告的頻率與時間。鎖定特定(可能受洗)的對象,作深入關懷性的輔導、深談,幫助他們排除心裡的障礙。

(2)推行家庭佈道。2017年以來,本會在福建地區各地的教會都積極推動家庭佈道,成效很好。主在升天前交代門徒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可十六15),《啟示錄》十四章6節說:「另有一位天使飛在空中,有永遠的福音要傳給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國、各族、各方、各民。」「萬民」原文作凡是受造的;另外也提到是各方、各民,可見我們在傳福音事上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3)用心找回迷羊。約莫十年前,本會在臺灣地區曾作過一次調查,這份調查指出在臺灣地區,所有教會靈恩會領杯人數平均只有50%左右,靈恩會未能領杯的信徒,通常是一些靈性沉睡、信仰冷淡的信徒,平常聚會也見不到人影的迷羊。這些信徒教會要安排事工大致上都不敢寄望他們,至於奉獻什一就更不用說了。可是對這些迷羊,主耶穌卻無比的看重(路十五3-7;約二一15-17);不單主看重這些迷羊的歸回;就是在舊約時期,神依然透過以西結先知傳達神對迷羊歸返的事工之無比重視(結三四章),甚至在整本聖經中對迷羊的種種面向,指陳最為淋漓盡致的就是《以西結書》三十四章。神向以色列的牧人發預言「攻擊」他們:這番攻擊的序曲,是這麼開始──主耶和華如此說:「禍哉!以色列的牧人只知牧養自己。牧人豈不當牧養群羊麼?……瘦弱的,你們沒有養壯;有病的,你們沒有醫治;受傷的,你們沒有纏裹;被逐的,你們沒有領回;失喪的,你們沒有尋找。」

因為以色列的牧人未能忠於職守,所以:我(神)必親自尋找我的羊,將他們尋見(結三四11)、我必從萬民中領出他們(三四13)、我必親自作我羊的牧人,使他們得以躺臥(三四15)。

職是之故,設若我們聖工的計畫「僅只」著眼在廣傳福音,而罔視「尋找迷羊」。那麼,我們對主的託付只完成了一半的工作。如此,必「難得神悅」。

3.領導階層(總會或聯總)

(1)符合時代性的宣道媒體的開發與製作。在當今各種傳揚福音的工具中最具方便性、時效性、跨區域性的,首推網際網路。說來也奇妙,這項傳福音的利器當初之所以產生,完全是因戰爭的壓力下形成的。

在上世紀的五○年代至六○年代是全球騷動不安的年代。從古巴的核彈危機到與蘇聯的冷戰、越戰爆發,與第三世界國家造成對立等等,處處威脅著美國。因此,美國國防部於1957年,成立資訊處理技術研究部門,試圖軍隊內部的通信聯絡能不被中斷。當戰爭來臨,一部分通信路線遭破壞時,仍可以不影響其他地區的通信聯絡。這個通信路線就像蜘蛛網一樣,沒有中心,可以區域運作,不必擔心一處被破壞而導致全盤瓦解。

經過三番五次的實驗、改善,集合眾多資訊科學家辛勤的努力,到後來開發出今天成為人類溝通、聯繫、學習的新方式,當然也要歸功於美國國防部最後決定把這項科技的新技術開放讓全世界免費使用。

感謝主,今天本會已經把得救的福音藉由網際網路放到網路上,不管身處地球的哪個角落,無論甚麼時間都可接觸到福音。這項工作在美國的聯總、臺灣總會及北區都已建立網站,只要上網,都可看到真耶穌教會的介紹、五大教義、教會的刊物、信仰問題解答,及在世界各地真耶穌教會的地址、電話。網際網路也算是已將福音傳遍天下的形式之一。

科技是日新月異,我們若能善於將主賜予我們的恩賜和資源妥加運用,相信未來能開發出更多傳福音、牧主羊的利器。

(2)差會的建立與推展。本會素來傳揚福音的管道一向比較保守,一直到晚近才漸有使用較先進的傳播媒體。歷來我們採取的傳福音的模式約如下述幾種:

①個人佈道,如前述的線西黃秀兩靈胞帶領左右鄰舍來相信真道,以及他的四公子黃基甸長老帶領他的岳父郭腓利門長老的入信。

②經由本會信徒移民,進而在僑居地建設教會,如美洲、歐洲、大洋洲的本會諸多教會大都是循此方式建立的。

③透過本會信徒的留學,而在異國成立的教會,如歐陸的法、德等國的教會。

④藉著接觸本會的文宣資料而成立的教會,如沙巴洲就是透過一本《聖靈報》的取得而使得道理傳開,進而發展成今日的沙巴教會。

⑤直接藉傳道人佈道(室內)而成立教會。如1926年三月大陸的傳道工人來臺宣道,四十天之內建設了三間教會。

⑥由信徒將福音帶回自己的國家,而建立了教會。如裴靈導長老將真道由日本帶回韓國,然後逐步傳開,進而建立教會。

⑦藉視聽媒體(電視、廣播)的媒介而認識本會道理,進而查考以致入信的亦大有人在。

⑧透過網際網路接觸本會福音,而主動請本會派工人前往傳道,如晚近非洲幾個國家的例子。

⑨經由室外佈道接觸到本會福音而入信者(例如,臺北教會在大安森林公園及228和平紀念公園音樂台佈道),而導引不少信徒入信本會。

除了以上幾種模式之外,或許也可參照基督教界長期以來所應用的「差會」,派遣工人前往未得之地去開拓的模式,說不定會收到更美好的福音傳揚的美效。

結語

適逢本會傳教百年紀念,在緬懷早年傳道工人在傳福音事工上所投注的心力、忠心事工的精神,從內心無比的敬佩,同時環顧基督教界諸多教派藉各類差會差遣工人到世界各國去宣揚福音,我們聯想到保羅的兩段話:神救了我們,以聖召召我們,不是按我們的行為,乃是按祂的旨意和恩典;這恩典是萬古之先,在基督耶穌裡賜給我們的」(提後一9)。

但神既然驗中了我們,把福音託付我們,我們就照樣講,不是要討人喜歡,乃是要討那察驗我們心的神喜歡(帖前二4)。

因此,我們務須竭盡一切所能向萬民傳揚福音,並盡心盡意牧養群羊,才不致愧對恩主的託付。阿們。

野薑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教會傳教百年感懷(上) ◎撰文/蕭榮光 ◎期數:481期 ◎2017.10號
引言

真耶穌教會自1917年在中國北京開始傳揚,迄今(2017)剛好傳教屆滿一百年。這是一個相當值得緬懷並紀念的日子。而這個得救的福音于1926年由廈門,藉著八位福音工人(四位大陸長執、四位臺灣靈胞)傳進臺灣,到2016年剛屆滿九十周年,也是深值全球凡我靈胞再三回憶並省思的歷史關鍵時刻。

而當初神是如何選召這些早期的工人肇建真教會,並如何引領當年的幾位工人把福音傳進臺灣的?底下謹從歷來的歷史檔案中,耙梳一些相關的資料與讀者分享,並對今後的福音播揚提出個人些許淺見藉供互勉。

一.真教會早期三位主要工人

1.魏保羅

原先他是使徒信心會的信徒。他之所以成為使徒信心會的信徒,乃肇因於他在1916年罹患重病。他的心口疼痛,咳嗽氣喘,歷經中西醫三個月的診治仍不見效。到了同一年的9月14日,信心會有一位新聖民長老來探望他,並為他禱告,他對魏說:「你要立志不靠醫藥,我給你抹油按手禱告就好了。」魏表示願意相信,於是兩人就一同上樓禱告,幾天以後,魏果然不藥而癒。

翌年(1917)4月,魏的10歲女兒惠英病重將死,魏為她禱告,當場有聲音出現說:「你的女兒好了!」禱告後,女兒果真好了。

有一次臨睡前,魏看見一個大鬼率眾小鬼站在他面前,他就奉主耶穌聖名趕鬼,眾鬼旋即消失無蹤。從此魏感悟到,全能的主已賞賜他醫病趕鬼的權柄。

1917年5月23日神開聲向魏說:「你要禁食39天,一定不致餓死。」他很順服神的吩咐。在禁食期間,他所做的工作大約如下:

(1)終日禱告和寫作,主要有:《聖靈真見證書》、《聖靈明說》、《神的啟示》、《異象異夢》。

(2)傳道施浸。

(3)1917年5月28日魏保羅大聲禱告時,天上忽然出現聲音說:「你要受耶穌的浸!」於是他就被聖靈引導走到北京永定門外大紅門河,跪在水裡禱告。此時又有大聲音說:「你要面向下受浸」,浸禮完畢後,魏抬頭見到榮耀的救主向他顯現。

由水中走上來之後,他走進樹林,此時,他又看見救主向他顯現,並指示他要改名為保羅(他原名為恩波)。

(4)在禁食期間(1917年6月1日)魏保羅蒙聖靈指示要更正教會一些條規:

a.所有信徒必須祈求聖靈的浸,因為凡不從聖靈生的,都不能進天國。

b.凡要接受浸禮者皆須受全身入水的浸,因為主耶穌曾如此受浸。

c.要奉主耶穌基督的名受浸,不可奉父子聖靈的名施浸。

d.必須謹守安息日,不可將星期日當作安息日。

e.要取消牧師的稱呼,因為我們只有一位師尊,就是基督。

f.不可稱救主耶穌為上帝或天主,要稱神或真神。

(5)在禁食期間,魏保羅曾進入黃村傳道,得到先前在信心會的結拜兄弟趙得理為同工,嗣後兩人連袂進入美以美會會堂更正,遭二牧師抗拒,並唆使四壯漢朝他倆痛毆。他倆不還手,因而感動該會多位執事、信徒接受魏所傳的道理,並領受合法大水洗,成為同工。

(6)禁食39天期滿次日,蒙聖靈啟示,離開黃村,經南菀回北京,與趙得理同工,傳揚「更正教」。

(7)每逢星期日魏保羅必禁食到各教派會堂以祈禱、更正、宣讀、勸勉為事,老會中人皆以瘋子呼之。各會惱恨、震驚、防範、譭謗、打罵、下監不一而足,儼然現代的保羅。

(8)魏保羅於1917年將自營之布莊出售,以「萬國更正教耶穌真教會」之名稱正式開始傳道,前後建立了黃村、南菀、北京三間教會。魏氏於1919年10月29日大笑聲中喊叫:「看啊,天使來了!」氣絕。

2.張靈生與張巴拿巴

兩張先後在使徒信心會接受洗禮。張靈生在家求得聖靈,1918年張靈生到天津,受魏氏按手後合作,並協辦「萬國更正教報」。兩張是同鄉,山東濰縣人,又是親戚,張靈生為張巴拿巴的族爺,張巴拿巴受張靈生培道三、四年,1919年春由魏氏於濰縣按立為長老。從此立志一生傳道,並被差到各地傳福音,牧養教會。

魏氏死後,兩張偕同其他同工繼續在華北華中四處傳福音,建設教會。足跡遍及南京、湖北、湖南(尤其長沙)。

1923年張巴拿巴也到上海、溫州、福州傳道;傳到福州時,有安息日會的信徒郭多馬、林西拉等入信。主同工神蹟隨著。

1924年再回到福州,1925年偕郭多馬、林西拉至廈門、漳州等地傳道。

這段期間適巧漳州、廈門有些臺籍信徒入信真教會,在他們的引薦下,遂開啟了1926年3月2日的「真耶穌教會臺灣傳教史」的歷史序幕。

二.真教會臺灣傳教史

1926年在福建有幾位臺灣人歸入真教會,他們是:黃呈聰(以利沙)、黃呈超(基甸)、張錦章(撒迦)、王慶隆(耶利米)、黃醒民(但以理)等人。其中的三位,即以利沙、耶利米、但以理以及廈門的吳道源(約翰)邀請大陸四位福音工人到臺做為期四十天的傳道之旅。四位工人,即郭多馬、張巴拿巴、高路加與陳元謙。真教會佈道團一行八人於1926(民國15年)3月3日抵達基隆,開始為期四十天的宣道旅程:

3月10日在線西(十五張犁)施浸六十餘人,成立線西教會。3月16日在嘉義縣朴子鎮牛挑灣佈道三天,施浸三十餘人,成立牛挑灣教會(後合併到朴子教會)。4月3日在臺中縣清水佈道三天,施浸十多人,成立清水教會。4月12日,四位福音工人由基隆搭船返回大陸。

嗣後,在1926年秋至1928年間,數度由福建差派工人來臺協助聖工推展。1930年及1936年特邀郭多馬長老來臺舉開神學會,藉短期講習培養傳道牧養之技能,以提升工人及信徒屬靈知識與信徒的水準。

三.早期臺灣傳教幾位關鍵工人

1.黃家一門三傑

1926年3月3日黃以利沙偕其他三臺籍靈胞、四位大陸長執蒞臺宣道,完成重要歷史性使命。父親黃父秀兩於年前先回臺,並帶領四十多人入信真教會。弟黃呈超(基甸)亦於1926前一年先回臺帶領岳父郭歪(腓利門)入信,他是臺灣首位真耶穌教會的傳道人。在傳道時,他必攜帶鑼、鼓、喇叭,並帶一簡便床,行遍各城鄉,41歲即蒙主恩召。生前建立和美、崙尾兩間教會。

黃父秀兩原來因無法忍受日本專制統治,憤而移居漳州經商(原有四個兒子,老大、老三先後夭亡,剩二、四兩兒,即呈聰、呈超)。

在漳州經營事業,偶遇真教會,重新領受活水大水洗。為了與線西鄉親分享主奇妙大恩,親自率領孫子雄飛先行回臺,短短4、5個月,即帶領四十餘人領受重生浸禮。

秀兩的次子呈聰(以利沙)于1926年元月在廈門遇見來廈門傳道的張巴拿巴、郭多馬長老、遂在吳道源診所開會商議到臺宣道之事,張于二月再度赴鼓浪嶼與黃、吳商量赴臺事。

黃以利沙於1925年在漳州入信本會,他本為和美長老會信徒,曾任線西庄庄長,後辭官赴日早稻田大學攻讀政治、經濟。係臺灣民主運動核心人物之一,林獻堂領導臺灣文化協會時,被遴選為核心幹部。因不滿日本政府而赴福建、漳州,原欲興學,入信後,改志,以宣道為主。他撰述的《聖靈要道》是本會在臺第一本文宣品,另一本文宣鉅著是《啟示錄研究》。

黃秀兩的么兒呈超(基甸長老)原係長老會熱心的信徒,學校畢業後,曾於線西鄉公所及學校服務。早年全家移居漳州,偶遇張巴拿巴,聽他佈道,頗為信服,於1925年6月15日全家受洗,7月25日得到聖靈。翌年先回臺將福音傳與岳父郭歪及親友。1927年全家回臺,獻身為專職傳道人。

他佈道時常說:「有甚麼病的,請出來,我們要向主禱求,一定得醫治。」在大陸他已獻身傳道,曾得啟示,到深山傳道,得多人洗禮。可說是一位熱心主工,靈修極其完全的傳道工人。

他們一家三口與福州的郭多馬長老一家父子三人(郭多馬、郭美徒、郭子嚴)頗為神似,都是令人懷念、敬重的聖徒。

2.吳道源

故鄉是嘉義縣朴子鎮牛挑灣,早年行醫,移居臺南,入信長老會,是長老會模範聖職人員,醫術高明。吳亦經營製藥廠,生產十多種藥品,藥效良好又暢銷,收入頗豐。此外,兼營黑糖製造,從英國進口製糖機器,日人想入股,他婉拒,因而得罪日人,被政府扣上「反日」帽子。逼得遠赴廈門鼓浪嶼行醫。

1925年吳改信真教會。入信的動機乃導因於吳妹蒙主施恩,重病得癒。已婚的妹妹隨吳移居廈門,有一回腦長血瘤,群醫束手,經一友人介紹一來自英國的名醫診治,但被斷言生命不會超過兩週,吳有一友人傳福音給他的妹婿,妹妹也到教會接受傳道按手祝禱,不久就得癒。於是吳道源於1925年改信真教會。

1926年認識黃呈聰等臺籍靈胞,遂商議回臺傳福音。

1927年吳氏全家從廈門移居臺南,得主同工,成立臺南教會,然卻缺工人牧養,於是邀高路加執事來臺南牧養一年,於佈道時得一日本傳道人須田清基入信。因高在大陸仍有很多工作,故在臺南駐牧一年即回大陸。不巧的是,吳在1928年亦蒙主恩召,一時之間教會的領導層面幾呈一片真空;感謝主,在前一年主即已預備了一位工人須田清基,在這青黃不接的時期,他剛好填補了這個空缺。

3.高路加

原籍福建省,高中英文教師,中英文造詣很好。原屬美以美會,後轉安息日會。因染第三期肺病,群醫束手,於真教會領受赦罪大水洗後,立即強健。時值福建、臺灣聖工興旺,無役不與,貢獻良多。須田清基追憶:高26歲入信,到臺南駐牧時才入信三年,可是道理熟諳,口才滔滔。高講道皆用福州話,幸因吳長老娘熟練福州話,幫他翻譯(吳長老娘原中學校長)。

4.須田清基

1911年(民前1年)11月須田隨父母舉家遷往臺灣,於花蓮登陸,定居於吉野農場。名為響應政府,赴新殖民地註從事農墾。其實須田內心胸懷拯救臺灣人靈魂的崇高使命。由於哥哥明治郎胸懷「拯救臺灣原住民」的壯志,卻不幸成仁。1917年時值24歲壯年的須田自覺看破人生,返日投身「救世軍」決志獻身傳福音。就讀救世軍期間,積極宣道、研經與祈禱,終感心靈空虛。

後來他毅然離開救世軍返臺讀神學,進入臺北神學院(在陽明山,馬偕設立)。後來他離開神學院,成為自由傳道人。此期間還曾偕一高姓長老會牧師到廈門佈道(1923年)。

在內心仍感飢渴的狀況下,於1926年須田又回到日本進入最負盛名的東京「聖書學院」就讀。就讀期間,他請教聖潔會監督中田重治老師,有關聖靈一事,中回道:「洗禮後就有聖靈了」。對此種不著邊際的回應,須田當然無法接受。

於是乎,他自凌晨四點起床,一直到晚上十二點上床前,無時無刻不在禱告求聖靈,在教室裡、樹蔭下……。

本需讀三年,但他以優異的成績,讀一年即畢業,奉派到臺南,駐牧新成立的聖潔會。1927年在臺南教會高路加執事帶領下歸入真教會,於26日後求得夢寐以求的聖靈。

他是1928、1929年(民國17、18年)直接指引蔡聖民、謝萬安、林悟真等早期重要柱石的關鍵福音工人。也是創設民雄、大林、新竹、魚寮(六合)、嘉義、臺北等教會幕前、幕後的關鍵人物。(下期待續)

註:1895年中日戰爭,中方失利,雙方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割讓與日本。從此,臺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直到1945年日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才將臺灣、澎湖歸還中國,結束五十年的殖民統治。

野薑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野薑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野薑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野薑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野薑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野薑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498525_1656458354366193_6279920868807020_n17498701_1656449047700457_2725377127435054100_n17499119_1656375164374512_1541240194581197045_n17499364_1656458347699527_3445111771386621815_n  

野薑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野薑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野薑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